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学科。
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 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并广泛地用于临床医学,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 世纪60~~80 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医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20 世纪60 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CT的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
20 世纪80 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线、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
20 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
20 世纪80~~90 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 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
20 世纪90 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并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医学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
20 世纪90 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学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 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留言咨询,老师第一时间与你联系